現在在日本,當你在咖啡館點拿鐵咖啡時,你也可以選擇用豆乳代替牛奶加入咖啡中,這已成理所當然之事。豆乳和牛奶味道不同,也有不少人將其作為另一種菜單樂于享用。豆乳迎來了第三次熱潮。2012年日本的產量為歷史最高,達25萬5905千升,連續4年增長。2013年產量增長的速度超過上年,刷新歷史最高產量記錄似乎已毫無懸念。
據日本豆乳協會吉澤兄一先生介紹,此次的豆乳熱潮與前兩次性質不同。
“1983年的第一次豆乳熱潮和2005年的第二次豆乳熱潮均是由于媒體大肆宣傳稱其對健康有益而產生的巨大影響,但隨著媒體宣傳機會的減少,熱潮也逐漸減退。此次,各廠家傾力發掘豆乳的美味,并接二連三地生產出加進果汁和調味品的豆乳新產品,讓此前從未喝過豆乳的人也會去買來品飲。此外,在量販店的貨架排列方面也采取策略,把銷售活動搞得如火如荼,這些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得市面爆發了第三次豆乳熱潮。”吉澤先生說。
2012年,豆乳整體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而加有果汁的豆乳飲料比前年增長154%,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不僅有草莓和香蕉等口味的基本品種,還有柚子、葡萄柚、芒果、葡萄以及香瓜等口味。除了加有果汁的品種,還有在飲用咖啡時間內肚子餓時替代零食類的產品,而且此類產品品種繁多,如加進了抹茶、咖啡、紅豆沙、芝麻等品種。
吉澤先生表示:“在每年9月份超市貨架調整時間出現的新品種會對該年度豆乳消費市場的增減情況造成巨大影響。去年推出了許多加有芒果和白桃等水果果汁的新品種。它們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消費者一直在飲用。
龜甲萬飲料公司的調查顯示:目前,至少喝過一次豆乳的人已超過90%,每月喝一次以上的有大約60%,且其中超過10%的人是在去年開始喝上豆乳的。喜歡喝豆乳的人在增多,如果把2012年的產量作一個換算,日本國民年均消費豆乳大約2升,可以預測今后將增至4-5升。
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豆乳的人年均消費量情況為:泰國(10.2升)、韓國(5.2升)、臺灣(4.7升)、馬來西亞(4.4升),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相比,日本的消費量還相當少,因此今后有望增加。
1983年第一次熱潮爆發時,很多豆乳產品還帶有豆乳特有的強烈豆腥味,許多人試著喝幾次后就沒有繼續喝了。
吉澤先生認為,2005年的第二次熱潮,緣于電視節目等媒體的大肆宣傳稱“大豆異黃酮是有利于健康和美容的食物”,并特別強調豆乳能夠直接攝取。這個時期,產量首次超過了20萬千升,但媒體的宣傳一停歇,需求就驟然減少。信息泛濫,加上經濟泡沫破裂,從而使市場進入了最低谷。
穩健踏實的商品開發和營銷努力的結果引發的這場第3次豆乳熱潮,看樣子還能持續一段時間。